中德工程学院院友会2020年会收官之作——汽车与能源分论坛圆满举行
撰稿人:14级院友 许嘉豪
在经历了百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二十一世纪的汽车产业一度高筑壁垒,稳固着高墙之内等级明确的体系分工,阻挡着高强之外无数试图实现造车理想的新晋玩家。这一度看似永不可破的局面却在过去的仅仅数年间被彻底破冰。高墙内,传统车企和供应商在以科技和环保为特征的时代背景下正大刀阔斧力求自我突破;高墙外,以科技和未来自我标榜的造车新势力高调入局,并且正以亮眼的成绩彻底颠覆游戏的格局。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电力输入端,能源供给系统的全面升级也已是当务之急:传统的发电及供给模式既与使用清洁能源的初衷相违背,也与新能源汽车所带来的更为灵活的用电模式格格不入。一场肉眼可见的多领域的变革风暴正酝酿而生。被这场改革风暴裹挟着的我们,不仅是这场变革的目睹亲历者,也可能是会成为推动这场变革的共同推手。
在这种背景下,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的信息分享和独到见解更有助于我们能够准确解读这场变革的脉络,并且把握变革之下所蕴藏的可能机遇。为了可以搭建这样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第八届同济留德青年校友人才科技论坛暨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院友会2020年线上年会的收官之作——汽车与能源分论坛以“变革—汽车与能源”为主题,于2020年11月22号正式拉开了帷幕。
作为本次年会的最后一个分论坛,我们也得到了来自不同领域并处于不同职业阶段的众多院友及专家学者的响应与支持。本次分论坛共由两部分所组成,首先是作为分论坛主持的唐晓虎院友开场致词后开始的嘉宾报告环节,随后便由另一位主持人王柯雯院友组织嘉宾与在线听众一同参与的圆桌讨论。三位受邀嘉宾,以讲稿内容为基础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方向领域的前沿知识;而在嘉宾报告以及其后圆桌论坛的过程中各位与会人员也积极回馈,提问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本次年会的最后一场专业活动,本次分论坛参会人数达到了320+,也将院友会历来的活动参与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这里,小编用文字整理了嘉宾报告以及提问环节过程中的精彩内容,让错过论坛的各位院友们可以借此了解大会的重点内容,并且可以通过点击文末的回放链接,对感兴趣的报告部分回看学习。
报告嘉宾:刘旸洋
嘉宾介绍:刘旸洋先生是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的优秀院友。他在2009年进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在完成本科学业后进一步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在完成学业之后,刘旸洋先生首先入职ZF,现正在Bosch从事ADAS摄像头系统架构师的工作,至今已完成多个国际顶级OEM-ADAS项目。
报告主题:从摄像头系统看自动驾驶开发
内容回顾:报告伊始,刘旸洋先生便先以驱动电气化和驾驶自动化两方面高度概括了汽车产业所正在经历的重要变革,并从发展背景及商业模式等角度对每一方面进行细致明了的解释。之后,刘旸洋先生以驾驶自动化作为切入点,首先对定义自动驾驶的国际标准进行阐释,而后介绍了现今自动驾驶的两条“赛道”:全自动驾驶和驾驶辅助系统。而摄像头系统因为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正成为这两条研发赛道上备受青睐的共同命题。为此,刘旸洋先生通过一系列的图例以及视频生动解释了摄像头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且进一步引申出架构设计对于摄像头系统工作性能举足轻重的影响。他结合自己工作的专业内容并以特斯拉的芯片图为例,让各位听众对于硬件结构背后的系统核心架构设计有了清晰的了解。
报告嘉宾:颜佳杰
嘉宾介绍:颜佳杰先生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其后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大学完成了硕士学业,现以整车性能仿真工程师的身份就职于奥迪。与此同时,他也是中德汽车工业技术学会的专家。在多年的从业经历当中,颜佳杰先生参与了多种车型的整车性能仿真以及工具链开发项目,拥有丰富的敏捷项目开发经验。
报告主题:汽车能源变革的现状与展望
内容回顾:首先,颜佳杰先生利用整车领域的专业了解,从驱动方式的角度对于汽车产业目前以及未来研发制造的热门车型进行分类(轻度混动、插电混动、增程式电动、纯电动)并对其主要特点进行了介绍。而后,他也联系设计难度、生产成本以及近来的热门趋势为角度对这些汽车驱动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阐述。在报告的第二阶段,颜佳杰先生通过图表向我们展示了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稳步攀升的现状,并且点出在这一变化趋势背后的一个主要推手:法规政策的制定。颜佳杰先生通过对比中西方所制订的新能源政策的异同,使观众对于当前的行业法规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报告的最后,颜佳杰先生也介绍了在现如今汽车产业变革加剧的背景下,德国各家OEM正以何种方式及举措力图实现企业转型。
报告嘉宾:蔡力钧教授
嘉宾介绍:蔡力钧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大型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控制、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电子设备控制和大电网优化控制等,曾任国家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德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现为德国Rostock大学终身教授。蔡力钧教授也拥有在能源领域的丰富职业经验,他曾以电网电气部经历的身份就职于德国Repower (Senvion)风机制造公司,也曾就职于德国50 Hertz Transmission电网公司,负责电力系统规划和海上大型风场并网设计。
报告主题:新能源电力系统及电动汽车对其影响
内容回顾:蔡力钧教授首先以能源供应转型为出发点,介绍了由以单向传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电力架构到如今以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所占比重不断扩大的发展变迁,并紧接着以德国电网为例,详细介绍了现代及未来大量新能源并网所产生的新影响和挑战。在这其中,由光伏风电产业所带来的最大挑战便是供需两端的平衡,对此蔡力钧教授也详细介绍了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提出电池储能是当前最为常见的解决办法。联系目前社会新能源汽车数量大幅激增的背景,蔡力钧教授也由此引申出电动汽车与电网系统之间蕴藏的潜在合作互动关系,对未来通过新能源汽车充放电来稳定电网提出了自己的展望。
紧接着,在嘉宾报告之后的圆桌论坛环节中,主持人王柯雯院友总结了在前期报名阶段收集到的问题以及现场观众关心的重点内容,请三位嘉宾分别进行了解答和意见分享。
问题一:请各位嘉宾联系各自的专业背景,分享对中德市场和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以及能源领域所存在的发展区别的见解?
刘旸洋:在自动驾驶研发道路上,中国和德国的科技企业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德国虽然目前在技术研发上落后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其他国家,但是依仗长期在汽车产业所耕造的巨大优势,依然拥有大量的市场话语权,并且也有着非常成熟和丰富的企业运作能力和经验;与此相反,中国虽然在知识技术领域已取得重大突破,对于技术在市场上的推广却依旧需要做出大量努力。
颜佳杰:归功于政府数年前便开始大力推广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国的电动车产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在混动和电动的驱动技术领域目前也略微好于同期德国的竞争对手。但是德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对于汽车安全功能性的重视并因此长期所建立的成熟标准和体系。为了继续在汽车产业保持并加强实力,德国企业应该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蔡力钧:中国从06年开始便与德国在电网传输领域开展建立了一系列的交流与合作项目,至今双方也正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继续互通有无,互相学习。
问题二:今天参加分论坛的与会听众大多还处在学习阶段,因此也希望各位嘉宾各抒己见,让作为学生的听众对于该如何抓住变革机会并调整职业规划有所启发?
刘旸洋:在学习之余也应该留心关注行业方向,根据行业热点动态并结合自己内心的兴趣逐渐改变方向。对于所学专业与想要投身领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须摈弃急功近利一步到位的想法,而应该通过自习以及课题实习经验等手段逐步调整向目标靠拢。
颜佳杰:学习重心应不仅只放在大学所传授的课程知识,也应该多多投身参加课堂之外的课题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学习大量有用技术知识,也可以积累自己在真实职场环境下的工作经验。
蔡力钧:作为学生身处校园的时候,可以多多接触学校教授与助教,了解并接触教授所主持或参加的课题项目,因为教授所接手项目的研究方向也往往正是目前专业领域的前沿热点,如果能够对其有所了解甚至亲身加入,便一定能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知识都有大幅度提升。
问题三:针对疫情对于行业或者学习专业产生的影响,也请各位嘉宾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刘旸洋:疫情虽然对于汽车产业产生了毫无疑问的打击,但是却也进一步促使产业加快对于电动电气化以及自动驾驶化的进程,对于之后即将投身产业的学子们来说也意味着大量新增机会。因此应该好好利用身处在校园的这段蛰伏期,多多充电学习,做好准备。
颜佳杰:公司企业对于专业领域技术人才的需求一直都有,然而在疫情期间受制于预算开支的缩减在招人名额上进行缩减。但是相信在疫情结束之后就业机会会有大幅改善。
蔡力钧:可以视疫情对于行业就业的影响适当推迟就业时机。但是在身处校园的时间内也应不能懈怠,继续打好自身以工程仿真或者编程为例的基础能力,优化职业规划,多多和教授进行接触。
结尾处,各位嘉宾还对各种专业热点问题诸如华为进军汽车以及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进行了开放热烈的讨论,让各位听众大呼过瘾。至此,本次汽车与能源分论坛圆满结束。
年会结束语
至此,第八届同济留德青年校友人才科技论坛暨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院友会2020线上年会就拉上帷幕了。回顾这场跨度两个月的线上活动,从2020年10月11日的年会主论坛拉开帷幕,到10月24日的人工智能分论坛,11月14日的数字化分论坛再到本次11月22日的汽车与能源分论坛收尾,我们感受到了各位优秀院友对学院发自内心的热爱、对学弟学妹们的关爱,有幸聆听到了各个领域的杰出专家带来的精彩分享,也有幸参与到了圆桌讨论时的精彩互动,欣赏到了思想碰撞中迸射出的精神火花。
在此,本届年会筹备组也衷心感谢所有参与到本次线上年会组织筹备中来的小伙伴,他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是本次年会各项议程都圆满进行的必要保障。
各位亲爱的院友,我们来年再见!
中德工程学院院友会2020线上年会筹备组